Scanning
大口吃吧!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反复去做。
Robert A. Heinlein, Time Enough for Love
任何编译器或解释器的第一步都是扫描。扫描器以一系列字符的形式接收原始源代码,并将其分组成一系列的块,我们称之为标记(词法单元)。这些是有意义的“单词”和“标点”,它们构成了语言的语法。
对于我们来说,扫描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代码不是很难——相当于有很多分支的switch
语句。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更后面有趣的部分之前进行热身。在本章结束时,我们将拥有一个功能齐全、速度快的扫描器,它可以接收任何一串Lox源代码,并产生标记,我们将在下一章把这些标记输入到语法分析器中。
4 . 1解释器框架
由于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真正的章节,在我们开始实际扫描代码之前,我们需要先勾勒出我们的解释器jlox的基本形态。在Java中,一切都是从一个类开始的。
create new file
package com.craftinginterpreters.lox;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import java.nio.file.Files; import java.nio.file.Paths;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Lo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if (args.length > 1) { System.out.println("Usage: jlox [script]"); System.exit(64); } else if (args.length == 1) { runFile(args[0]); } else { runPrompt(); } } }
把它贴在一个文本文件里,然后去把你的IDE或者Makefile或者其他工具设置好。我就在这里等你准备好。好了吗?好的!
Lox是一种脚本语言,这意味着它直接从源代码执行。我们的解释器支持两种运行代码的方式。如果从命令行启动jlox并为其提供文件路径,它将读取该文件并执行。
add after main()
private static void runFile(String path)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 bytes = Files.readAllBytes(Paths.get(path)); run(new String(bytes, Charset.defaultCharset())); }
如果你想要和你的解释器进行更紧密的对话,你也可以交互式地运行解释器。不带参数的启动jlox,你就可以看到命令提示符,然后就可以输入一行代码执行一行代码了。
add after runFile()
private static void runPrompt() throws IOException { InputStreamReader input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input); for (;;) { System.out.print("> "); String line = reader.readLine(); if (line == null) break; run(line); } }
readLine()
函数,顾名思义,读取用户在命令行上的一行输入,并返回结果。要终止交互式命令行应用程序,通常需要输入Control-D。这样做会向程序发出“文件结束”的信号。当这种情况发生时,readLine()
就会返回null
,所以我们检查一下是否存在null
以退出循环。
交互式提示符和文件运行工具都是对这个核心函数的简单包装:
add after runPrompt()
private static void run(String source)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ource); List<Token> tokens = scanner.scanTokens(); // For now, just print the tokens. for (Token token : tokens) { System.out.println(token); } }
因为我们还没有写出解释器,所以这些代码还不是很有用,但这只是小步骤,你要明白?现在,它可以打印出我们即将完成的扫描器所返回的标记,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扫描是否生效。
4 . 1 . 1错误处理
当我们设置东西的时候,另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是错误处理。教科书有时会掩盖这一点,因为这更多的是一个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个正式的计算机科学问题。但是,如果你关心的是如何制作一个真正可用的语言,那么优雅地处理错误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编程语言提供的处理错误的工具构成了其用户界面的很大一部分。当用户的代码在工作时,他们根本不会考虑我们的语言——他们的脑子里都是他们的程序。通常只有当程序出现问题时,他们才会注意到我们的实现。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就需要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让他们了解哪里出了问题,并引导他们慢慢达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要做好这一点,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在解释器的整个实现过程中都要考虑错误处理。
add after run()
static void error(int line, String message) { report(line, "", message); } private static void report(int line, String where, String message) { System.err.println( "[line " + line + "] Error" + where + ": " + message); hadError = true; }
这个error()
函数和其工具方法report()
会告诉用户在某一行上发生了一些语法错误。这其实是最起码的,可以说你有错误报告功能。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某个函数调用中不小心留下了一个悬空的逗号,解释器就会打印出来:
Error: Unexpected "," somewhere in your code. Good luck finding it!
这种信息没有多大帮助。我们至少要给他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好一些的做法是指出开头和结尾一栏,这样他们就知道这一行的位置了。更好的做法是向用户显示出错的行,比如:
Error: Unexpected "," in argument list. 15 | function(first, second,); ^-- Here.
我很想在这本书里实现这样的东西,但老实说,这会引入很多繁琐的字符串操作代码。这些代码对用户来说非常有用,但在书中读起来并不友好,而且技术上也不是很有趣。所以我们还是只用一个行号。在你们自己的解释器中,请按我说的做,而不是按我做的做。
我们在Lox主类中坚持使用这个错误报告功能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那个hadError
字段。它的定义在这里:
public class Lox {
in class Lox
static boolean hadError = false;
我们将以此来确保我们不会尝试执行有已知错误的代码。此外,它还能让我们像一个好的命令行工具那样,用一个非零的结束代码退出。
run(new String(bytes, Charset.defaultCharset()));
in runFile()
// Indicate an error in the exit code. if (hadError) System.exit(65);
}
我们需要在交互式循环中重置此标志。如果用户输入有误,也不应终止整个会话。
run(line);
in runPrompt()
hadError = false;
}
我把错误报告拉出来,而不是把它塞进扫描器和其他可能发生错误的阶段,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为了提醒你,把产生错误的代码和报告错误的代码分开是一个很好的工程实践。
前端的各个阶段都会检测到错误,但是它们不需要知道如何向用户展示错误。在一个功能齐全的编程语言实现中,可能有多种方式展示错误信息:在stderr,在IDE的错误窗口中,记录到文件,等等。你肯定不希望扫描器和解释器中到处充斥着这类代码。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有一个实际的抽象,即传递给扫描程序和解析器的某种“ErrorReporter”接口,这样我们就可以交换不同的报告策略。对于我们这里的简单解释器,我没有那样做,但我至少将错误报告代码移到了一个不同的类中。
有了一些基本的错误处理,我们的应用程序外壳已经准备好了。一旦我们有了一个带有scanTokens()
方法的Scanner类,我们就可以开始运行它了。在我们开始之前,让我们更精确地了解什么是标记(tokens)。
4 . 2词素和标记
下面是一行Lox代码:
var language = "lox";
在这里,var
是声明变量的关键字。“v-a-r”这三个字符的序列是有意义的。但如果我们从language
中间抽出三个字母,比如“g-u-a”,它们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词法分析的意义所在。我们的工作是扫描字符列表,并将它们归纳为具有某些含义的最小序列。每一组字符都被称为词素。在示例代码行中,词素是:
词素只是源代码的原始子字符串。但是,在将字符序列分组为词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了一些其他有用的信息。当我们获取词素并将其与其他数据捆绑在一起时,结果是一个标记(token,词法单元)。它包含一些有用的内容,比如:
4 . 2 . 1标记类型
关键字是编程语言语法的一部分,所以语法分析器经常会有这样的代码:“如果下一个标记是while
,那么就 . . . ”。这意味着语法分析器想知道的不仅仅是它有某个标识符的词素,而是它得到一个保留字,以及它是哪个关键字。
语法分析器可以通过比较字符串对原始词素中的标记进行分类,但这样做很慢,而且有点难看。相反,在我们识别一个词素的时候,我们还要记住它代表的是哪种词素。我们为每个关键字、运算符、分隔符和字面量都有不同的类型。
create new file
package com.craftinginterpreters.lox; enum TokenType { // Single-character tokens. LEFT_PAREN, RIGHT_PAREN, LEFT_BRACE, RIGHT_BRACE, COMMA, DOT, MINUS, PLUS, SEMICOLON, SLASH, STAR, // One or two character tokens. BANG, BANG_EQUAL, EQUAL, EQUAL_EQUAL, GREATER, GREATER_EQUAL, LESS, LESS_EQUAL, // Literals. IDENTIFIER, STRING, NUMBER, // Keywords. AND, CLASS, ELSE, FALSE, FUN, FOR, IF, NIL, OR, PRINT, RETURN, SUPER, THIS, TRUE, VAR, WHILE, EOF }
4 . 2 . 2字面量值
字面量值有对应词素——数值和字符串等。由于扫描器必须遍历字面量中的每个字符才能正确识别,所以它还可以将值的文本表示转换为运行时对象,解释器后续将使用该对象。
4 . 2 . 3位置信息
早在我宣讲错误处理的福音时,我们就看到,我们需要告诉用户错误发生在哪里。(用户)从这里开始定位问题。在我们的简易解释器中,我们只说明了标记出现在哪一行上,但更复杂的实现中还应该包括列位置和长度。
我们将所有这些数据打包到一个类中。
create new file
package com.craftinginterpreters.lox; class Token { final TokenType type; final String lexeme; final Object literal; final int line; Token(TokenType type, String lexeme, Object literal, int line) { this.type = type; this.lexeme = lexeme; this.literal = literal; this.line = lin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ype + " " + lexeme + " " + literal; } }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信息充分的对象,足以支撑解释器的所有后期阶段。
4 . 3正则语言和表达式
既然我们已知道我们要输出的什么,那么,我们就开始吧。扫描器的核心是一个循环。从源码的第一个字符开始,扫描器计算出该字符属于哪个词素,并消费它和属于该词素的任何后续字符。当到达该词素的末尾时,扫描器会输出一个标记。
然后再循环一次,它又循环回来,从源代码中的下一个字符开始再做一次。它一直这样做,吃掉字符,偶尔,呃,排出标记,直到它到达输入的终点。
在循环中,我们会查看一些字符,以确定它“匹配”的是哪种词素,这部分内容可能听起来很熟悉,但如果你知道正则表达式,你可以考虑为每一种词素定义一个regex,并使用这些regex来匹配字符。如果你了解正则表达式,你可以考虑为每一种词素定义一个regex,然后用来匹配字符。例如,Lox对标识符(变量名等)的规则与C语言相同。下面的regex可以匹配一个标识符:
[a-zA-Z_][a-zA-Z_0-9]*
如果你确实想到了正则表达式,那么你的直觉还是很深刻的。决定一门语言如何将字符分组为词素的规则被称为它的词法语法。在Lox中,和大多数编程语言一样,该语法的规则非常简单,可以将其归为**正则语言**。这里的正则和正则表达式中的“正则”是一样的含义。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非常精确地使用正则表达式来识别Lox的所有不同词素,而且还有一堆有趣的理论来支撑着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它的意义。像Lex或Flex这样的工具就是专门为实现这一功能而设计的——向其中传入一些正则表达式,它可以为你提供完整的扫描器。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了解扫描器是如何工作的,所以我们不会把这个任务交给正则表达式。我们要亲自动手实现。
4 . 4Scanner类
事不宜迟,我们先来构建一个扫描器吧。
create new file
package com.craftinginterpreters.lox;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static com.craftinginterpreters.lox.TokenType.*; class Scanner { private final String source; private final List<Token> tokens = new ArrayList<>(); Scanner(String source) { this.source = source; } }
我们将原始的源代码存储为一个简单的字符串,并且我们已经准备了一个列表来保存扫描时产生的标记。前面提到的循环看起来类似于:
add after Scanner()
List<Token> scanTokens() { while (!isAtEnd()) { // We a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lexeme. start = current; scanToken(); } tokens.add(new Token(EOF, "", null, line)); return tokens; }
扫描器通过自己的方式遍历源代码,添加标记,直到遍历完所有字符。然后,它在最后附加一个的“end of file”标记。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必须的,但它可以使我们的扫描器更加干净。
这个循环依赖于几个字段来跟踪扫描器在源代码中的位置。
private final List<Token> tokens = new ArrayList<>();
in class Scanner
private int start = 0; private int current = 0; private int line = 1;
Scanner(String source) {
start
和current
字段是指向字符串的偏移量。start
字段指向被扫描的词素中的第一个字符,current
字段指向当前正在处理的字符。line
字段跟踪的是current
所在的源文件行数,这样我们产生的标记就可以知道其位置。
然后,我们还有一个辅助函数,用来告诉我们是否已消费完所有字符。
add after scanTokens()
private boolean isAtEnd() { return current >= source.length(); }
4 . 5识别词素
在每一次循环中,我们会扫描一个标记。这是扫描器真正的核心。让我们先从简单情况开始。想象一下,如果每个词素只有一个字符长。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消费下一个字符并为其选择一个标记类型。在Lox中有一些词素只包含一个字符,所有我们从这些词素开始。
add after scanTokens()
private void scanToken() { char c = advance(); switch (c) { case '(': addToken(LEFT_PAREN); break; case ')': addToken(RIGHT_PAREN); break; case '{': addToken(LEFT_BRACE); break; case '}': addToken(RIGHT_BRACE); break; case ',': addToken(COMMA); break; case '.': addToken(DOT); break; case '-': addToken(MINUS); break; case '+': addToken(PLUS); break; case ';': addToken(SEMICOLON); break; case '*': addToken(STAR); break; } }
同样,我们也需要一些辅助方法。
add after isAtEnd()
private char advance() { return source.charAt(current++); } private void addToken(TokenType type) { addToken(type, null); } private void addToken(TokenType type, Object literal) { String text = source.substring(start, current); tokens.add(new Token(type, text, literal, line)); }
advance()
方法获取源文件中的下一个字符并返回它。advance()
用于处理输入,addToken()
则用于输出。该方法获取当前词素的文本并为其创建一个新标记。我们马上会使用另一个重载方法来处理带有字面量值的标记。
4 . 5 . 1词法错误
在我们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先花一点时间考虑一下词法层面的错误。如果用户抛入解释器的源文件中包含一些Lox中不使用的字符——如@#^
,会发生什么?现在,这些字符被默默抛弃了。它们没有被Lox语言使用,但是不意味着解释器可以假装它们不存在。相反,我们应该报告一个错误:
case '*': addToken(STAR); break;
in scanToken()
default: Lox.error(line, "Unexpected character."); break;
}
注意,错误的字符仍然会被前面调用的advance()
方法消费。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无限循环了。
另请注意,我们一直在扫描。程序稍后可能还会出现其他错误。如果我们能够一次检测出尽可能多的错误,将为我们的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否则,他们会看到一个小错误并修复它,但是却出现下一个错误,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语法错误“打地鼠”一点也不好玩。
(别担心。因为hadError
进行了赋值,我们永远不会尝试执行任何代码,即使程序在继续运行并扫描代码文件的其余部分。)
4 . 5 . 2运算符
我们的单字符词素已经生效了,但是这不能涵盖Lox中的所有运算符。比如!
?这是单字符,对吧?有时候是的,但是如果下一个字符是等号,那么我们应该改用!=
词素。注意,这里的!
和=
不是两个独立的运算符。在Lox中,你不能写! =
来表示不等操作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将!=
作为单个词素进行扫描。同样地,<
、>
和=
都可以与后面跟随的=
来组合成其他相等和比较运算符。
对于所有这些情况,我们都需要查看第二个字符。
case '*': addToken(STAR); break;
in scanToken()
case '!': addToken(match('=') ? BANG_EQUAL : BANG); break; case '=': addToken(match('=') ? EQUAL_EQUAL : EQUAL); break; case '<': addToken(match('=') ? LESS_EQUAL : LESS); break; case '>': addToken(match('=') ? GREATER_EQUAL : GREATER); break;
default:
这些分支中使用了下面的新方法:
add after scanToken()
private boolean match(char expected) { if (isAtEnd()) return false; if (source.charAt(current) != expected) return false; current++; return true; }
这就像一个有条件的advance()
。只有当前字符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字符时,我们才会消费。
使用match()
,我们分两个阶段识别这些词素。例如,当我们得到!
时,我们会跳转到它的case分支。这意味着我们知道这个词素是以!
开始的。然后,我们查看下一个字符,以确认词素是一个!=
还是仅仅是一个!
。
4 . 6更长的词素
我们还缺少一个运算符:表示除法的/
。这个字符需要一些特殊处理,因为注释也是以斜线开头的。
break;
in scanToken()
case '/': if (match('/')) { // A comment goes until the end of the line. while (peek() != '\n' && !isAtEnd()) advance(); } else { addToken(SLASH); } break;
default:
这与其它的双字符运算符是类似的,区别在于我们找到第二个/
时,还没有结束本次标记。相反,我们会继续消费字符直至行尾。
这是我们处理较长词素的一般策略。当我们检测到一个词素的开头后,我们会分流到一些特定于该词素的代码,这些代码会不断地消费字符,直到结尾。
我们又有了一个辅助函数:
add after match()
private char peek() { if (isAtEnd()) return '\0'; return source.charAt(current); }
这有点像advance()
方法,只是不会消费字符。这就是所谓的lookahead(向前看)。因为它只关注当前未消费的字符,所以我们有一个向前看字符。一般来说,数字越小,扫描器运行速度就越快。词法语法的规则决定了我们需要向前看多少字符。幸运的是,大多数广泛使用的语言只需要提前一到两个字符。
注释是词素,但是它们没有含义,而且语法分析器也不想要处理它们。所以,我们达到注释末尾后,不会调用addToken()
方法。当我们循环处理下一个词素时,start
已经被重置了,注释的词素就消失在一阵烟雾中了。
既然如此,现在正好可以跳过其它那些无意义的字符了:换行符和空格符。
break;
in scanToken()
case ' ': case '\r': case '\t': // Ignore whitespace. break; case '\n': line++; break;
default: Lox.error(line, "Unexpected character.");
当遇到空白字符时,我们只需回到扫描循环的开头。这样就会在空白字符之后开始一个新的词素。对于换行符,我们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也会递增行计数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使用peek()
而不是match()
来查找注释结尾的换行符。我们到这里希望能读取到换行符,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新line
了。)
我们的扫描器越来越聪明了。它可以处理相当自由形式的代码,如:
// this is a comment (( )){} // grouping stuff !*+-/=<> <= == // operators
4 . 6 . 1字符串字面量
现在我们对长词素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可以开始处理字面量了。我们先处理字符串,因为字符串总是以一个特定的字符"
开头。
break;
in scanToken()
case '"': string(); break;
default:
这会调用:
add after scanToken()
private void string() { while (peek() != '"' && !isAtEnd()) { if (peek() == '\n') line++; advance(); } if (isAtEnd()) { Lox.error(line, "Unterminated string."); return; } // The closing ". advance(); // Trim the surrounding quotes. String value = source.substring(start + 1, current - 1); addToken(STRING, value); }
与注释类似,我们会一直消费字符,直到"
结束该字符串。如果输入内容耗尽,我们也会进行优雅的处理,并报告一个对应的错误。
没有特别的原因,Lox支持多行字符串。这有利有弊,但禁止换行比允许换行更复杂一些,所以我把它们保留了下来。这意味着当我们在字符串内遇到新行时,我们也需要更新line
值。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当我们创建标记时,我们也会产生实际的字符串值,该值稍后将被解释器使用。这里,值的转换只需要调用substring()
剥离前后的引号。如果Lox支持转义序列,比如\n
,我们会在这里取消转义。
4 . 6 . 2数值字面量
在Lox中,所有的数值在运行时都是浮点数,但是同时支持整数和小数字面量。一个数值字面量就是一系列数字,后面可以跟一个.
和一或多个尾数。
1234 12.34
我们不允许小数点处于最开始或最末尾,所以下面的格式是不正确的:
.1234 1234.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支持前者,但为了保持简单,我把它删掉了。如果我们要允许对数值进行方法调用,比如123.sqrt()
,后者会变得很奇怪。
为了识别数值词素的开头,我们会寻找任何一位数字。为每个十进制数字添加case分支有点乏味,所以我们直接在默认分支中进行处理。
default:
in scanToken()
replace 1 line
if (isDigit(c)) { number(); } else { Lox.error(line, "Unexpected character."); }
break;
这里依赖下面的小工具函数:
add after peek()
private boolean isDigit(char c) { return c >= '0' && c <= '9'; }
一旦我们知道当前在处理数值,我们就分支进入一个单独的方法消费剩余的字面量,跟字符串的处理类似。
add after scanToken()
private void number() { while (isDigit(peek())) advance(); // Look for a fractional part. if (peek() == '.' && isDigit(peekNext())) { // Consume the "." advance(); while (isDigit(peek())) advance(); } addToken(NUMBER, Double.parseDouble(source.substring(start, current))); }
我们在字面量的整数部分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数字。然后我们寻找小数部分,也就是一个小数点(.
)后面至少跟一个数字。如果确实有小数部分,同样地,我们也尽可能多地获取数字。
在定位到小数点之后需要向前看两个字符,因为我们只有确认其后有数字才会消费.
。所以我们添加了:
add after peek()
private char peekNext() { if (current + 1 >= source.length()) return '\0'; return source.charAt(current + 1); }
最后,我们将词素转换为其对应的数值。我们的解释器使用Java的Double
类型来表示数值,所以我们创建一个该类型的值。我们使用Java自带的解析方法将词素转换为真正的Java double数据类型。我们可以自己实现,但是,说实话,除非你想为即将到来的编程面试做准备,否则不值得你花时间。
剩下的词素是Boolean和nil
,但我们把它们作为关键字来处理,这样我们就来到了 . . .
4 . 7保留字和标识符
我们的扫描器基本完成了,词法语法中还需要实现的部分仅剩标识符及其近亲——保留字。你也许会想,我们可以采用与处理<=
等多字符运算符时相同的方法来匹配关键字,如or
。
case 'o': if (match('r')) { addToken(OR); } break;
考虑一下,如果用户将变量命名为orchid
会发生什么?扫描器会先看到前面的两个字符,然后立刻生成一个or
标记。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重要原则,叫作maximal munch(最长匹配)。当两个语法规则都能匹配扫描器正在处理的一大块代码时,哪个规则相匹配的字符最多,就使用哪个规则。
该规则规定,如果我们可以将orchid
匹配为一个标识符,也可以将or
匹配为一个关键字,那就采用第一种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前面会默认为,<=
应该识别为单一的<=
标记,而不是<
后面跟了一个=
。
最大匹配原则意味着,我们只有扫描完一个可能是标识符的片段,才能确认是否一个保留字。毕竟,保留字也是一个标识符,只是一个已经被语言要求为自己所用的标识符。这也是保留字一词的由来。
所以我们首先假设任何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的词素都是一个标识符。
default: if (isDigit(c)) { number();
in scanToken()
} else if (isAlpha(c)) { identifier();
} else { Lox.error(line, "Unexpected character."); }
其它代码如下:
add after scanToken()
private void identifier() { while (isAlphaNumeric(peek())) advance(); addToken(IDENTIFIER); }
通过以下辅助函数来定义:
add after peekNext()
private boolean isAlpha(char c) { return (c >= 'a' && c <= 'z') || (c >= 'A' && c <= 'Z') || c == '_'; } private boolean isAlphaNumeric(char c) { return isAlpha(c) || isDigit(c); }
这样标识符就开始工作了。为了处理关键字,我们要查看标识符的词素是否是保留字之一。如果是,我们就使用该关键字特有的标记类型。我们在map中定义保留字的集合。
in class Scanner
private static final Map<String, TokenType> keywords; static { keywords = new HashMap<>(); keywords.put("and", AND); keywords.put("class", CLASS); keywords.put("else", ELSE); keywords.put("false", FALSE); keywords.put("for", FOR); keywords.put("fun", FUN); keywords.put("if", IF); keywords.put("nil", NIL); keywords.put("or", OR); keywords.put("print", PRINT); keywords.put("return", RETURN); keywords.put("super", SUPER); keywords.put("this", THIS); keywords.put("true", TRUE); keywords.put("var", VAR); keywords.put("while", WHILE); }
接下来,在我们扫描到标识符之后,要检查是否与map中的某些项匹配。
while (isAlphaNumeric(peek())) advance();
in identifier()
replace 1 line
String text = source.substring(start, current); TokenType type = keywords.get(text); if (type == null) type = IDENTIFIER; addToken(type);
}
如果匹配的话,就使用关键字的标记类型。否则,就是一个普通的用户定义的标识符。
至此,我们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扫描器,可以扫描整个Lox词法语法。启动REPL,输入一些有效和无效的代码。它是否产生了你所期望的词法单元?试着想出一些有趣的边界情况,看看它是否能正确地处理它们。
4 . 8挑战
-
Python和Haskell的语法不是正则的。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呢?
-
除了分隔标记——区分
print foo
和printfoo
——空格在大多数语言中并没有什么用处。在CoffeeScript、Ruby和C预处理器中的一些隐秘的地方,空格确实会影响代码解析方式。在这些语言中,空格在什么地方,会有什么影响? -
我们这里的扫描器和大多数扫描器一样,会丢弃注释和空格,因为解析器不需要这些。什么情况下你会写一个不丢弃这些的扫描器?它有什么用呢?
-
为Lox扫描器增加对C样式
/ * ... * /
屏蔽注释的支持。确保要处理其中的换行符。考虑允许它们嵌套,增加对嵌套的支持是否比你预期的工作更多?为什么?
4 . 9设计笔记:隐藏的分号
现在的程序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言选择宠坏了,对语法也越来越挑剔。他们希望自己的代码看起来干净、现代化。几乎每一种新语言都会放弃一个小的语法点(一些古老的语言,比如BASIC从来没有过),那就是将;
作为显式的语句结束符。
相对地,它们将“有意义的”换行符看作是语句结束符。这里所说的“有意义的”是有挑战性的部分。尽管大多数的语句都是在同一行,但有时你需要将一个语句扩展到多行。这些混杂的换行符不应该被视作结束符。
大多数明显的应该忽略换行的情况都很容易发现,但也有少数讨厌的情况:
-
返回值在下一行:
if (condition) return "value"
“value”是要返回的值吗?还是说我们有一个空的
return
语句,后面跟着包含一个字符串字面量的表达式语句。 -
下一行中有带圆括号的表达式:
func (parenthesized)
这是一个对
func(parenthesized)
的调用,还是两个表达式语句,一个用于func
,一个用于圆括号表达式? -
“-”号在下一行:
first -second
这是一个中缀表达式——
first - second
,还是两个表达式语句,一个是first
,另一个是对second
取负?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无论是否将换行符作为分隔符,都会产生有效的代码,但可能不是用户想要的代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各种不同的规则来决定哪些换行符是分隔符。下面是几个例子:
-
Lua完全忽略了换行符,但是仔细地控制了它的语法,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语句之间根本不需要分隔符。这段代码是完全合法的:
a = 1 b = 2
Lua要求
return
语句是一个块中的最后一条语句,从而避免return
问题。如果在关键字end
之前、return
之后有一个值,这个值必须是用于return
。对于其他两种情况来说,Lua允许显式的;
并且期望用户使用它。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因为在小括号或一元否定表达式语句中没有任何意义。 -
Go会处理扫描器中的换行。如果在词法单元之后出现换行,并且该词法标记是已知可能结束语句的少数标记类型之一,则将换行视为分号,否则就忽略它。Go团队提供了一个规范的代码格式化程序gofmt,整个软件生态系统非常热衷于使用它,这确保了常用样式的代码能够很好地遵循这个简单的规则。
-
Python将所有换行符都视为有效,除非在行末使用明确的反斜杠将其延续到下一行。但是,括号(
()
、[]
或{}
)内的任何换行都将被忽略。惯用的代码风格更倾向于后者。这条规则对Python很有效,因为它是一种高度面向语句的语言。特别是,Python的语法确保了语句永远不会出现在表达式内。C语言也是如此,但许多其他有“lambda”或函数字面量语法的编程语言则不然。
举一个JavaScript中的例子:
console.log(function() { statement(); });
这里,
console.log()
表达式包含一个函数字面量,而这个函数字面量又包含statement();
语句。如果要求进入一个嵌套在括号内的语句中,并且要求其中的换行是有意义的,那么Python将需要一套不同的隐式连接行的规则。
-
JavaScript的“自动分号插入”规则才是真正的奇葩。其他语言认为大多数换行符都是有意义的,只有少数换行符在多行语句中应该被忽略,而JS的假设恰恰相反。它将所有的换行符都视为无意义的空白,除非遇到解析错误。如果遇到了,它就会回过头来,尝试把之前的换行变成分号,以期得到正确的语法。
如果我完全详细地介绍它是如何工作的,那么这个设计说明就会变成一篇设计檄文,更不用说JavaScript的“解决方案”从各种角度看都是个坏主意。真是一团糟。许多风格指南要求在每条语句后都显式地使用分号,尽管理论上该语言允许您省略它们,但JavaScript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种(省略分号的)语言。
如果你要设计一种新的语言,则几乎可以肯定应该避免使用显式的语句终止符。程序员和其他人类一样是时尚的动物,分号和ALL CAPS KEYWORDS(全大写关键字)一样已经过时了。只是要确保你选择了一套适用于你语言的特定语法和习语的规则即可。不要重蹈JavaScript的覆辙。